目前是9月初,關于2020年8月進口豬肉量暫時海關總署還未公布數據,能查到的最新進口豬肉數據顯示,2020年7月我國進口豬肉量再次創造了新高,達到了一百萬噸,環比漲幅達到了120.2%,而這也打破了2020年6月創造的單月最大進口豬肉量的紀錄。據統計,2020年前7個月的進口肉類總量達到了575萬噸,環比瘋漲74.2%。這些進口豬肉雖然不能完全彌補國內的豬肉缺口,但是在緩解我國豬肉供應壓力方面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而繼豬肉進口量瘋漲74.2%之后,近期有權威媒體發布國內某養豬大型集團將要在2020年引進10000頭生豬以滿足國內的生豬需求,這10000頭生豬再加上575萬噸進口肉,會導致豬價暴跌嗎?這里有兩個邏輯:
1、進口豬肉只是“杯水車薪”
雖然上半年進口肉類達到了575萬噸,但是其中豬肉進口量僅為312萬噸,要知道正常情況下我國一年的豬肉需求為5600萬噸,即使因為豬肉價格較高,豬肉消費大幅下跌,那這進口的300多萬噸豬肉在我國巨大的豬肉需求面前也只是杯水車薪,其對生豬價格的影響并不大。
換個角度考慮,如果真的會對豬價有巨大影響,那6、7月份生豬價格就不會出現再次大幅上漲的情況,而是會持續延續5月的跌勢,畢竟6、7月份接連打破單月最大進口豬肉紀錄。
2、進口生豬并不是用來吃肉的
國內大型養豬集團進口10000頭生豬不假,但是這些生豬不僅是分批次進口回來的,而且不是用來吃肉的。據媒體報道今年3月正邦從法國引種1020頭GGP種豬,7月引種1500頭GGP種豬,9月從丹麥進口2200頭原種豬,而后續的3-4個月時間內,正邦還會陸續從國外引種6000頭種豬,一次完成全年10000頭種豬的引種計劃。
作為種豬引回我國,當然不是為了吃肉的,而是肩負著提供更大的責任,那就是改良我國生豬品種,也就是說這些豬是為了繁殖更多小豬而引回來的。
從上面兩個邏輯可以看出來,雖然又是進口肉,又是進口活豬,但是并不會引起我國生豬價格的暴跌。從目前的生豬供需關系來看,9月乃至第四季度生豬價格大概率都會是維持高位運行,即使下跌也是短時間下跌,到冬天消費回暖后會再次上漲。
而繼豬肉進口量瘋漲74.2%之后,近期有權威媒體發布國內某養豬大型集團將要在2020年引進10000頭生豬以滿足國內的生豬需求,這10000頭生豬再加上575萬噸進口肉,會導致豬價暴跌嗎?這里有兩個邏輯:
1、進口豬肉只是“杯水車薪”
雖然上半年進口肉類達到了575萬噸,但是其中豬肉進口量僅為312萬噸,要知道正常情況下我國一年的豬肉需求為5600萬噸,即使因為豬肉價格較高,豬肉消費大幅下跌,那這進口的300多萬噸豬肉在我國巨大的豬肉需求面前也只是杯水車薪,其對生豬價格的影響并不大。
換個角度考慮,如果真的會對豬價有巨大影響,那6、7月份生豬價格就不會出現再次大幅上漲的情況,而是會持續延續5月的跌勢,畢竟6、7月份接連打破單月最大進口豬肉紀錄。
2、進口生豬并不是用來吃肉的
國內大型養豬集團進口10000頭生豬不假,但是這些生豬不僅是分批次進口回來的,而且不是用來吃肉的。據媒體報道今年3月正邦從法國引種1020頭GGP種豬,7月引種1500頭GGP種豬,9月從丹麥進口2200頭原種豬,而后續的3-4個月時間內,正邦還會陸續從國外引種6000頭種豬,一次完成全年10000頭種豬的引種計劃。
作為種豬引回我國,當然不是為了吃肉的,而是肩負著提供更大的責任,那就是改良我國生豬品種,也就是說這些豬是為了繁殖更多小豬而引回來的。
從上面兩個邏輯可以看出來,雖然又是進口肉,又是進口活豬,但是并不會引起我國生豬價格的暴跌。從目前的生豬供需關系來看,9月乃至第四季度生豬價格大概率都會是維持高位運行,即使下跌也是短時間下跌,到冬天消費回暖后會再次上漲。